《從拉斐爾到梵谷: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》是「英國國家藝廊」200年來首次來臺,展出了橫跨西洋藝術史400年的52件作品,著實是千載難逢。
由於今年是英國國家藝廊創立200週年,恰逢藝廊大規模整修,這些作品才有機會來到亞洲,而奇美博物館也是這次國際巡迴展的最後一站,2024/9/1展完之後,作品就會回到倫敦,這麼一想,在奇美博物館觀賞這場展覽,似乎又更別具意義了些。
奇美博物館官方網站和Facebook非常貼心地提供了眾多畫作的詳細介紹,對於想深度體驗的觀眾,不妨在參展前事先閱讀網站上的介紹,也可以租借語音導覽機,語音導覽機會提供其中25幅畫作的講解。
展場內總共分成四個大單元,從第I區到IV區按照年代的先後佈展。
I人文的甦醒 歐洲文藝復興繪畫
波提切利與十五世紀義大利繪畫
1453年,拜占庭帝國滅亡、英法百年戰爭結束。
1455年,第一版使用活字印刷術的古騰堡聖經問世。
- 皮耶羅.德爾.波拉尤洛(約1441–1496前) 〈阿波羅和達芙妮〉可能作於1470–1480
- 安托內羅.達.梅西那(活躍於1456,卒於1479) 〈書房中的聖傑洛姆〉約1475
這是本次特展已知年代最早的畫作,傑洛姆是四世紀時將《聖經》從希臘文翻譯成拉丁文的人物,這幅畫只有小小一張,使用透視法呈現近景、中景、遠景,仔細一看會發現,畫裡藏著孔雀、鷓鴣、銅碗、獅子,而這些物品都有其象徵意義。
- 喬凡尼.貝里尼(約1435–1516) 〈聖母子〉可能作於1480–1490
- 多米尼哥.基蘭達奧工作坊(1449–1494)〈女孩肖像〉可能作於約1490
1492年,哥倫布抵達美洲。
1498年,達伽馬抵達印度。
- 喬凡尼.安東尼.博塔費奧的追隨者(約1467–1516) 〈納西瑟斯〉可能作於約1500
- 桑德羅.波提切利(約1445–1510) 〈聖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蹟〉約1500
拉斐爾與義大利文藝復興
- 拉斐爾(1483–1520) 〈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(加瓦聖母)〉約1510–1511
- 提香(活躍於1506左右,卒於1576) 〈女士肖像(來自達爾馬提亞的女士)〉約1510–1512
1517年,馬丁路德發表《九十五條論綱》,引發德意志宗教改革。
1522年,麥哲倫船隊完成繞行地球一周。
- 柯瑞喬(活躍於1494,卒於1534) 〈維納斯、墨丘利與丘比特(愛的教育)〉約1525
看到這幅畫的時候,我有被維納斯的美貌震懾到,透過語音導覽機,更是注意到了維納斯和墨丘利的手臂肌肉線條圍成了一個愛心形狀,整體傳達出溫柔且滿是愛意的家庭教育。
1550年,藝術史先驅瓦薩利出版《藝苑名人傳》。
- 喬凡尼.巴提斯塔.莫羅尼(1520/4–1579 ) 〈女士肖像〉,也許是伯爵夫人露西亞.阿爾巴尼.阿伏加德羅(紅衣女士) 約1556–1560
- 達米亞諾.馬扎(活躍於1573) 〈被強擄的加尼米德〉約1575
- 雅格布.汀多雷多(約1518–1594) 〈文森佐.莫羅西尼肖像〉約1575–1580
楊.荷賽特與北方文藝復興
- 康坦.馬賽斯(1465/6–1530) 〈寶座上的聖母子與四位天使〉約1506–1509
- 阿爾布雷希特.阿爾特多夫(出生於1480前不久,卒於1538)〈人行橋的風景〉約1518–1520
- 楊.荷賽特(活躍於1508,卒於1532) 〈年輕公主(丹麥的多蘿西亞?)〉約1530–1532
- 喬基姆.布克雷爾(可能出生於約1535,卒於1575) 〈四元素:水〉1569
- 喬基姆.布克雷爾(可能出生於約1535,卒於1575) 〈四元素:火〉1569
II從王室到平民 巴洛克繪畫
卡拉瓦喬與十七世紀南方巴洛克
1588年,英國海軍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。
- 米開朗基羅.梅里西.達.卡拉瓦喬(1571–1610) 〈被蜥蜴咬傷的男孩〉約1594–1595
1602年,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。
1618-1648年,三十年戰爭。
- 尼古拉.普桑(1594–1665) 〈酒神的養育〉約1628
- 吉多.雷尼(1575–1642) 〈抹大拉的瑪利亞〉約1634–1635
- 克勞德(1604/5?–1682) 〈聖吳甦樂登船的海港〉1641
1642-1651年,英國內戰。
- 沙索費拉多(1609–1685) 〈祈禱的聖母〉1640–1650
- 迪亞哥.維拉斯奎茲(1599–1660)〈費爾南多.德.瓦爾德斯總主教〉1640–1645
- 薩爾瓦多.羅莎(1615–1673) 〈墨丘利與不誠實的樵夫〉約1663
林布蘭與十七世紀北方巴洛克
- 安東尼.范.戴克(1599–1641) 〈約翰.斯圖亞特勛爵和他的兄弟伯納德.斯圖亞特勛爵〉約1638
- 阿爾伯特.庫普(1620–1691) 〈草原上騎馬者與牧牛者、兩個男孩以及七頭牛〉可能作於約1655–1660
- 威廉.范.德.維爾德(1633–1707) 〈狂風中的荷蘭船隻和其他小船〉1658
- 麥德特.霍伯瑪(1638–1709) 〈有小屋的林蔭風景〉約1665
- 楊.斯汀(1626–1679) 〈旅館內部(破掉的蛋)〉約1665–1670
- 林布蘭(1606–1669) 〈六十三歲自畫像〉1669
林布蘭常以自己為研究素材,創作出不少自畫像,這幅畫創作的年份正好是林布蘭辭世的那年,我覺得從畫作中的色調和氛圍,可以看到一個長者的孤寂與無助。
- 彼得.德.霍赫(1629–1684後) 〈庭院裡的音樂會〉1677
1687年,牛頓出版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。
III探索與創造 壯遊風潮
卡納萊托與十八世紀歐洲繪畫
- 卡納萊托(1697–1768) 〈威尼斯:城堡區聖伯多祿聖殿〉1730年代
- 卡納萊托(1697–1768) 〈威尼斯:卡納雷吉歐區入口〉可能作於1734–1742
1748年,孟德斯鳩出版《論法的精神》
- 克勞德-約瑟夫.韋爾內(1714–1789) 〈有漁民的河流〉1751
- 彼得羅.隆吉(1701–1785) 〈會見騎士的女士〉1745–1755
- 尚-巴普提斯特.格赫茲(1725–1805) 〈女士肖像(格萊昂夫人?)〉約1760
1768年,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成立。
1769年,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機。
- 龐貝歐.吉羅拉莫.巴托尼(1708–1787) 〈班克斯費的約翰.斯科特(?)肖像〉1774
1776年,美國大陸議會通過《獨立宣言》。
1789-1799年,法國大革命。
1804年,拿破崙稱帝。
- 法蘭西斯科.德.哥雅(1746–1828) 〈依莎貝爾.德.波爾塞爾女士〉1805前
經過X射線攝影檢測後,發現此畫是繪製在一位男士之上,從女士的下巴可以隱約看到男士的眉眼。
透納與英國繪畫
- 湯瑪斯.根茲博羅(1727–1788) 〈雷夫.紹柏格醫師〉約1770
- 亨利.雷伯恩爵士(1756–1823) 〈拉夫的羅伯特.弗格森(1770–1840)與羅納德.弗格森爵士中將(1773–1841)(弓箭手)〉約1789–1790
- 大衛.威爾基爵士(1785–1841) 〈跪在祈禱臺的年輕女子〉1813
- 約翰.康斯塔伯(1776–1837) 〈史特拉福磨坊〉1820
1824年,英國國家藝廊成立。
- 湯瑪斯.勞倫斯爵士(1769–1830) 〈查爾斯.威廉.蘭姆頓肖像(紅衣男孩)〉1825
這幅畫是第一幅印在英國郵票的畫作,也是展廳裡無法忽視的一幅,男孩坐在岩石上思索大自然,大面積的紅色衣著吸引人的眼球,人像的單純和俊美也與背景捉摸不定的幽深形成對比。畫中的男孩在13歲時因肺結核去世,為畫作增添了一種唏噓感。
- 約瑟夫.瑪羅德.威廉.透納(1775–1851) 〈海洛和利安德的離別〉1837前
我第一眼看這幅畫時,就被深深地被它的戲劇性吸引住,聽了語音導覽知道它描繪著天地之間悲傷的愛情,又越發沉浸其中。
畫作的背景故事是利安德每天晚上都會游過海峽與海洛相會,而海洛則會用火炬指引利安德,但在某個風雨交加的夜晚,火炬被暴風吹滅,利安德因迷路而被淹死,海洛也在悲痛之際跳海。
IV光線與色彩 印象派繪畫
1839年,法國畫家路易達蓋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照相機。
1851年,萬國工業博覽會於倫敦舉辦。
- 尚-巴普堤斯特-卡米爾.柯洛(1796–1875) 〈傾斜的樹幹〉約1860–1865
- 保羅.塞尚(1839–1906) 〈畫室中的火爐〉約1865
1874年,一群藝術家在巴黎舉辦獨立展覽,包含莫內的〈印象 · 日出〉,「印象派」的命名由來便與這幅畫作有關。
- 約翰.辛格.薩金特(1856–1925) 〈酒杯〉可能作於1875
- 愛德華.馬內(1832–1883) 〈音樂咖啡廳一角〉可能作於1878–1880
畫作中的女士讓我想起在小吃攤裡遇過的幹練老闆娘,語音導覽機的背景聲使用了咖啡廳裡玻璃杯碰撞的音效,搭配著賞畫,彷彿自己也身處在19世紀的巴黎咖啡廳。
- 皮耶-奧古斯特.雷諾瓦(1841–1919) 〈浴女〉可能作於1885–1890
雷諾瓦有不少畫作都在繪製女性曼妙的身體,這幅畫亦是吸引到我的其中一幅,畫中描繪一位裸女洗澡的樣態,女人身形豐腴,腋下露出些微毛髮,給我柔軟且優美的感受。
- 文森.梵谷(1853–1890) 〈長草地與蝴蝶〉1890
這幅畫創作於梵谷辭世那年,當時他在法國精神病院接受治療,畫下了療養院的草地,顯而易見的筆觸及層層疊加的顏料,增添了生命力與立體感,讓人感受到作畫當下使用了很大的力氣。 - 保羅.高更(1848–1903) 〈窗前的果盆和啤酒杯〉可能作於1890
這幅畫是高更致敬保羅.塞尚的作品〈靜物與水果盤〉所創作。 - 克勞德.莫內(1840–1926) 〈鳶尾花〉約1914–1917
這幅畫足足有兩公尺高,畫作右下角能見到尚未塗滿顏料的畫布,有人說此畫的粗曠筆觸,反應了莫內正受白內障之苦。
觀展心得
當初看到展覽資訊時,我就迫不及待想看展,卻換來早鳥票被秒殺而買不到的失望,甚至預售票也是刷了好幾次,才買到平日上午第一場次9:30的門票。
雖然這場展覽開放拍照,但我並沒有拍攝太多畫作的照片,因為我覺得真正美好的東西,必須用雙眼欣賞,畢竟畫作的氛圍和近看與遠看的差異感,是相機拍攝不出來的。
單就展覽內容來說,實在很不錯,眾多畫作都是美術課本看過的經典,只能說英國館方選件真的很用心,每幅畫都值得仔細端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