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

《婚禮的那一天》青春裡的偶然與換乘

作品資料

導演|李錫根
編劇|李錫根
類型|校園、愛情
年份|2018
產地|韓國
片長|110分鐘
主演|金英光、朴寶英

預告片

劇情簡述

《婚禮的那一天》是一部中規中矩的青春愛情片,觀影過程一直覺得本片有著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的味道。

兩部電影片頭同樣是從一張喜帖開始,從現在回憶起過去的倒敘方式,同樣是男主角為了女主角開始認真讀書,同樣能感受到女主角比男主角成熟許多,也同樣有著與「性」相關的梗。

差別是,《婚禮的那一天》比起《那些年》更具廣度,它既在講時機對愛情很重要,也在說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。

圖片來源:youtube電影預告片

第一次見面
2005年,男女主角高三,因為乘熙轉學進來而認識,兩人互相喜歡,乘熙不久後又轉學離開。

第二次見面
2006-2007年,宇延在韓國大學傳單上看到乘熙,拚死拚活考進去,兩人在首爾相遇,但此時乘熙已經有男友了。

第三次見面
2012年,宇延兵役結束,身邊有了女友敏京。宇延路上巧遇正忙於模特兒與主持工作的乘熙,發現自己還喜歡著乘熙。敏京主動提分手,然後宇延與乘熙交往。2016年左右,乘熙向提出宇延提出分手,配合公司外調到比利時,之後宇延順利當上體育老師。

第四次見面
2018年,乘熙回到韓國,告訴宇延自己即將結婚,新郎是在比利時認識的韓國人。

劇情心得

名字的巧思

宇延的名字在韓文裡有「偶然」的意思,而桓乘熙意味「換乘」,有著把人生比喻為搭乘巴士,偶然遇上了換乘的意味。

如同宇延和乘熙一起翻牆看過的風景、經歷過的一切,都很美麗,在不同轉運站之間逗留,人也會有所改變。人生處處充滿驚奇的原因之一是,遇上的人們會帶著你去不同的地方,看見不一樣的世界。

圖片來源:youtube電影預告片

不對的時機

兩人相愛是愛情的必要條件,但空有這項並不夠,還需要有適當的時機,宇延和乘熙就是timing總是不對的代表。

高中時期,愛情剛開始萌芽,乘熙就搬離社區,大學時期更是雙雙經歷了一個有對象,一個沒有的時光,即便心裡還有對方,也不應該有進一步的關係,總以為前期的曲折會迎來後期的幸福,但卻事與願違。

看愛情片,特別是這種結局兩人沒有在一起的愛情片,我會特別關注一件事,就是兩人交往後的改變。宇延因為乘熙考上大學,乘熙也在宇延的鼓勵下,重拾服裝設計的夢想。

因為遇見了對方而更加美好,所以,即使兩人沒有走到最後,我也會覺得觀看這部電影很值得,畢竟,每個人心裡都會有幾個重要的人,即便他後來不在身邊,但你的興趣、職業甚至價值觀,都深受他的影響。

原生家庭的影響

雖然劇情並不著重在兩人的原生家庭,但從細節能得知一些反差。

宇延說要考韓國大學時,引來父母的嘲笑,但是母親也真的應他要求,他要吃拌飯,就做給他吃,他說要考就讓他考,宇延是在有愛的家庭裡長大的,所以比起愛人,他更習慣被愛。

而乘熙可不是這樣,走在街上要害怕被會家暴的爸爸找到,也有著爸爸酒醉後砸店的陰影,這些傷害根深蒂固。

導演似乎也有意無意的,想讓觀眾在宇延身上看到乘熙爸爸的影子,舉例來說:
1.乘熙生日時,宇延用他準備好的禮物砸乘熙男友的車,與當年乘熙爸爸砸店很相似。
2.乘熙提出要去比利時,宇延很冷漠的說就去吧。
3.朋友之間談起結婚,兩人只是打哈哈的帶過。
4.乘熙爸爸喪禮時,宇延跟死黨說,他覺得如果畢業時沒有遇到乘熙,他現在就不會一事無成,此話就像乘熙爸爸時常怪罪媽媽一樣,過往的家庭傷害重新捲來,成為分手導火線。

圖片來源:youtube電影預告片

全片感想

「因為妳在身邊才改變了我,我本來得過且過,是妳讓我成為真正的人。」
「每當我疲憊孤單時,或不知道要追尋什麼夢想的時候,你永遠都在我身邊,真的很感謝你。」

片名韓文直譯是《妳的婚禮》,其實一看就知道是段沒有結果的青春之戀,新娘準備室裡的對談,即便兩人笑笑地說著,感謝對方過去的陪伴與帶來的成長,但讓人很是感傷,明明著上了西裝與婚紗,卻沒有並肩走著,相反的是背道而馳。

我滿喜歡最後宇延在婚禮上選擇離開與祝福,推門而出這一段,象徵放下與迎接嶄新未來的心情,也有網友形容得很好:這是女孩的婚禮,也是男孩的成年禮。